運用的資料也各有差異,但從營養角度剖析,微生物培育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無機鹽、成長素以及水分等。微生物培育基是供微生物成長、繁衍、代謝的混合養料。因為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營養類型,對營養物質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研討的目的不同,所以培育基的品種許多,其他,培育基還應具有合適的 pH 值、必定的緩沖才能、必定的氧化復原電位及合適的滲透壓。為了到達特定要求的研討,需求進行培育基制造和滅菌,那么微生物培育基該怎么制造與滅菌呢?
1. 分裝
已過濾的培育基應進行分裝. 假如要制造斜面培育基, 須將培育基分裝于試管中. 假如要制造平板培育基或液體、半固體培育基, 則須將培育基分裝于錐形瓶內。
2. 調度 pH 值
用 pH 試紙 (或 pH 電位計、氫離子濃度比色計) 檢驗培育基的 pH 值, 如不符合需求, 可用 10%HCl 或 10%NaOH 進行調度, 直到調度到配方要求的 pH 值中止。
3. 過濾
用濾紙、紗布或棉花趁熱將已配好的培育基過濾. 用紗布過濾時, zui好折疊成六層, 用濾紙過濾時, 可將濾紙折疊成瓦棱形, 鋪在漏斗上過濾。
3. 制造溶液
向容器內參與所需水量的一部分, 按照培育基的配方, 稱取各種資料, 順次參與使其溶解, zui終補足所需水分,對蛋白胨、肉膏等物質, 需加熱溶解, 加熱進程所蒸發的水分, 應在悉數資料溶解后加水補足。
制造固體培育基時, 先將上述已配好的液體培育基煮沸, 再將稱好的瓊脂參與, 持續加熱至完全融化. 并不斷拌和, 防止瓊脂糊底燒焦。
4. 制造斜面培育基和平板培育基
培育基滅菌后, 如制造斜面培育基和平板培育基, 須趁培育基未凝聚時進行。
(1) 制造斜面培育基。在試驗臺上放 1 支長 0.5~1 米左右的木條, 厚度為 1 厘米左右,將試管頭部枕在木條上, 使管內培育基天然歪斜, 凝聚后即成斜面培育基。
(2) 制造平板培育基。將剛剛滅過菌的盛有培育基的錐形瓶和培育皿放在試驗臺上, 點燃酒精燈, 右手托起錐形瓶瓶底, 左手拔下棉塞, 將瓶口在酒精燈上稍加灼燒, 左手翻開培育皿蓋, 右手靈敏將培育基倒入培育皿中, 每皿約倒入 10 毫升, 以鋪滿皿底為度. 鋪放培育基后放置 15 分鐘左右, 待培育基凝聚后, 再 5 個培育皿一疊, 倒置過來, 平放在恒溫箱里,24 小時后查看, 如培育基末長雜菌,即可用來培育微生物。
